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教育 >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2013年05月23日 15:57:57 来源:海城三中 访问量:479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海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李 聪
 
摘要:存在主义是教育思想高度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高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倡导“我和你”式的对话式的师生关系。这对构建我国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一、我国目前师生关系的现状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处理协调好师生关系不仅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关键,也是决定素质教育成败的条件之一。而近些年来,建构在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已经出现了种种不适应、不协调的迹象。首先,学生对教师过于依附。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控制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应绝对地服从教师。这种思想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则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和附庸。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必然会阻隔师生间更深入的交往,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师生关系过于冷漠。由于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学生则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教师教学的目的只在于控制和操纵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护“师道尊严”,而学生无非是利用教师获得知识,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这样的交往是机械的、缺少感情的。师生关系仅仅是作为教学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存在,而缺乏精神层面的交往。最后,功利性主导了师生关系。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知识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有效途径。那么学校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势必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则是教师缺乏责任心与义务心,以经济利益为传授知识的标准。而学生贿赂老师,老师给学生恩惠方便的现象在校园也很盛行。

面对着以上我国目前师生关系所出现的种种困境,我们应当找出能够改善这些问题的一些理论与策略,以期能够使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能够走出困境,以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而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产生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存在主义是一种把人的存在当做其基础和出发点的哲学,高度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化、主体化、人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并且它在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见解。这对构建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存在主义教育的师生观
(一) 教师观
众所周知,存在主义者非常重视个人的主观性、个人的选择和责任。因此,学生作为一个存在的个体,他的一切都应由他自己决定。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教师的作用不是控制学生,而是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去做出选择,并追求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开展讨论、对话、问答,尽可能把教室变成学生自由选择的活动场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在于使他们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要激励他们去学会如何学习,增强学生的自由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发现自我的境遇中进行个人的自由发展。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维护好学生的主观性。教师不仅要避免课堂上的个人专制,还要反对非人格化的知识专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把知识“提供”给学生。这其中不能包含任何的强制成分。也就是说,教师既要避免课堂上的“填鸭”,也要反对一味的“拔苗”。 简而言之,教师对学生发挥的作用应该是“生产性”的,而不是“复制性”的。教师要造就的是各具特色的个人,而不是按照一定模式的复制品。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要维护自身的主观性。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真诚、选择和负责的态度激励学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该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去教学,是真心诚意的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教。另一方面,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该平等对待,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二)学生观
存在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情,教育只须使受教育者对自己负责就行了,学生就是要“勇于地成为他自己”。因此,在他们看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自由选择权。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自由选择,而不是盲目的模仿和服从。他们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而且可以决定学多少。学生不是现成知识和道德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从个人的角度积极地去辨别和检验某些知识和道德规则对个人生活的意义。以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道德体系。学生学习知识和道德只是为了去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和“自我创造”,而不是为了受到知识和道德的改造以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当然,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地选择,也应伴随着相应的责任。因此,学生在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学生不但要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而且对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也要承担责任。我们要懂得,“凡是不再能全副精神决定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并对这种决定负责的人,就会变成一个心灵空虚的人。而一个心灵空虚的人立刻就不成其为人了”,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慎重选择又要勇于承担责任,因为生活是属于自己的,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三)师生关系
存在主义教育家反对传统的师生观。例如,尼勒认为,实在主义视教师为知识的灌输者,唯心论视教师为人格的师表,实用主义视教师为帮助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而存在主义则视教师为对学生自我实现的影响者,即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利用他自己的人格和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所以,可以说,“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途径中帮助每一个学生个人。一个好的教师是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的活动者,他的影响不是暂时的,而是要延长到成年生活。但是,在存在主义教育家看来,师生之间又应该是平等的和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并应具有一种民主的氛围。布贝尔批判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我”与“它”的关系,这是一种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视为主人与物品的关系,完全由教师摆布物品,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会在极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因此,他力主师生之间应该是“我与你”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特个性、自由的人,而不能看作单一化、工具化和物化的人。“我与你”的关系真诚地表现了两个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没有自己追求的现实利益,双方都不把对方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是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欢迎和肯定。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关系叫做“对话”或“交流”。要保持师生之间的“我与你”的关系,我们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师生之间要相互包容。布贝尔认为,真正的“我与你”关系是一种“包容”性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没有任何距离和隔阂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再次,师生之间要有信任。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的基础。存在主义认为,教师只有完全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地去生活;也才能使恐惧、失望的学生豁然开朗地领悟到人生的真理、人存在的真谛。教师只有坦率而真诚地参与自己学生的生活,并担负起因参与所引起的责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彻底赢得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于接受教育就不会反感。只有在师生相互信任的前提下,真正的“对话”才能进行。最后,要妥善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存在主义者认为,信任并不意味着师生之间没有冲突,师生之间的冲突是对教育者的考验。面对冲突,教师应该做到增强对学生的信心,只有增强信任,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容易进入学生的生活,才会更有利于冲突的解决。面对冲突,教师要专心一致地运用自己的洞察力和见识去解决冲突,使自己的知识、智慧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帮助学生摆脱困境。
总之,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师和学生的要保持各自的主观性和自由性,主张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这对构建我国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则要“亲师、尊师、忠师。”主张学生对教师的教导要言听计从,教师不仅在学识上凌驾于学生之上,而且在人格上也是如此。师生之间的沟通仅限于知识的教与学,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和精神状况。向学生灌输的知识不仅质量相同、灌输的时间、方式也千篇一律,而且要求也是千篇一律。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离。而存在主义者主张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交往关系,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我和你,而不是我和物。教师要把学生完全当成一个独立自主、自由发展的人,要尊重他独特和完整的个性,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因此,我们要树立民主平等新型师生观。教师和学生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应听从教师的教诲,虚心接受教育,但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特有的权利和人格尊严,照顾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身心发展需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并且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们要懂得:“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学生主要的智慧要用到思考上。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观察、分析、和判断,而不是让学生消极地去死记硬背教科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对所习得的知识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
(二)建立对话式的师生关系
存在主义教育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相互人格的尊重,是两个自由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信任。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完全当成一个独立自主、自由发展的人,要尊重他的独特而完整的个性,而不能把他当成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另外,存在主义者认为,教师是一个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人,他促使学生进步,帮助未成熟的学生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督促学生对所学到的每一种知识提出问题加以思考,并从中找到影响个人发展的有意义的答案。因此,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极力推崇师生之间的“我—你”平等民主关系,强调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提升教育智慧。所谓“对话”是指:具有同等资格、同等权利的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方式。因此师生之间的对话表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在这种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对话与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在对话中,教师不仅实施着教育,而且根本的是在生活,这是教师个体存在的体现。同时,学生在这种对话的参与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也是精神的拓展。可以这样说,学生通过对话生活、创造、成长。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往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教师的引导,而是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走近学生、教育学生。同时,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讲解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变“听话”方式为“对话”方式。
(三)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
存在主义教育主张师生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众所周知,教师只有对学生信任和真诚,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为此,教师要真正地关心、热爱学生,要真诚地赏识学生。培养师生间的真诚互信关系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只看学生成绩和外表的观念,牢固确立有教无类的信念。作为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爱。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教师在爱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必然会信任、拥护教师。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当恰到好处地关心学生。一般说来,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如能主动接近学生,热诚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就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之情,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相信、感激、尊敬老师,师生之间的情感就会因此变得深厚,关系也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关心班级里每一层面的学生,就会与全班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来,全班学生都会积极配合并乐意接受班级的管理。并且,教师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要用心走近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意识,与学生平等相处,以朋友相处,以心相交,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要给予最大的、最多的爱心,不讨厌,不鄙弃。教师对学生要面带微笑,因为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大的快乐。总之,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我们相信,师生之间必然会建立起真诚互信的良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郭兴举.论存在主义的教师观[J].教育学报,2006(2).
[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3]黄喜如.存在主义师生观对构建当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9(4)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5]朱合理.存在主义的师生观及其对构建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 2009(6).
作者简介
李聪(1987—),女,教育学硕士,海城市第三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编辑:刘颖
评论区
陶士博(2013-5-26 10:19:30)

年轻人讲学习,有见解,必有一番作为。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